材料工程学院前身是创建于2005年的冶金化工系,旨在满足济源及其周边地区冶金、化工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2021年,更名为材料工程学院。目前开设有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等3个专业,现有校内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 14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28人,其中博士4人,在校生1200余人。
一.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打造新时代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双师”教师比例达92.6%,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高层次C类人才、河南省学术带头人等18人次;获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师赛)、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比赛奖励6项。
二.锚定传统优势产业需求,打造职教高水平专业群
瞄准示范区三大传传优势产业能级提升新需求,自我加压,苦炼内功,凝心聚力建专业。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是国家组骨干专业、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大河工坊”职教出海培育建设点、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应用化工技术是省级骨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三.紧扣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筑应用技术研发高地
围绕有色金属产业高端以及中小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需求,联合豫光金铅牵头建设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成市级研发平台和科研创新型团队8个;校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完成市厅级以上课题4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日6项,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荣获市厅极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四.聚焦“第二课堂”,搭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育人平台
以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为抓手,以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取得了包括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内的30余项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获得了包括3项“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在内的20余项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