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大学的五个转变
撰写时间:2018年08月13日

大学新生入学后要及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生活环境,应该认真做到五个转变:
1.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所担任的校内角色有较大不同,在中学时,不少同学都是在校内或班内担任一定职务、受人瞩目的尖子生,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只是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普通学生。大学新生须适应这种由出人头地到默默无闻,由高材生到一般学生的身份转变。此外,大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有不同,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处于快速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都不够确定;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标准要比中学生高得多。因此,大学新生要努力实现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以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做人又学做事。
2.生活方式的转变
大学新生们在生活自理方面,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中学时,有些生活琐事可以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而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很多的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应尽快适应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3思维方式的转变
与以往的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更快,自由活动空间更大,结识的人更多,面对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大学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4.交往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来源地不同。中学生大多在家乡就读,同学间充满乡音乡情;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新生们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在班级里要多关心他人,在宿舍里要相互礼让。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要提倡主动交往;其次,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诚恳热情,待人宽律己严;三是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交往中注意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注意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全方位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艺术。

相关文章: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391-6611041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