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赵亚飞 许秋阁
近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度目标考核结果公布,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先进集体二等奖。
2024 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核心,聚焦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实现三个提升,突出四个创新, 荣获省厅级以上标志性成果8项、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省厅及以上奖励7项、在省级以上会议及媒体推广13次等重大成果。
三个提升。内涵建设得到提升:一是建立完善了三级大听课大调研机制;二是全员大练兵、大比武,获省级奖励6项;三是举办思政公开课、思政大研讨、名师讲座等提质培优,内涵建设得到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得到提升:一是构建以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工匠等为核心成员的校外大思政教师队伍;二是积极培育名师专家,7名教师荣获省市级理论宣讲专家;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教师能力得到拓展提升。科研工作得到提升:2024年,共立项课题13项,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篇。
四项突破。愚公移山精神融入大思政建设实现突破:举办“愚公移山精神与大思政课建设”主题座谈会,设立愚公移山精神教研室,推进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中心建设。思政大资源平台建设实现突破:与济煤集团等企业深度链接,与下冶韩彥村等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实现突破:牵头成立了济源示范区大中小学思政课虚拟教研室,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各层级、各学段思政课程的融合。社会服务实现突破:为企业提供社会培训,为企业开展社会培训19场次;为示范区、校内师生提供理论宣讲30余场次,受众达3万余人次。积极拓展横向技术服务,科研服务经费到账6 万元。
展望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实施党建铸魂、提质培优、改革示范、文化培育、服务引领五大工程,围绕示范马院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与职业教育需求,积极融入学校发展,为创建全国一流高职院校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