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航 > 馆藏资源 > 济源历史文化

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古代枋口景区旅游考证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9日 09:13    作者:admin0601    浏览:

     沁河自发源地至我市的五龙口,一直都是在太行山中蜿蜒奔流,尤其是经紫柏滩流入济源之后,山更高,谷更深,沁河峡谷壮观秀丽。沁河到达五龙口,终于流出了大山的围堵,冲出峡谷,跃上怀川平原,一泄百里,汇入黄河。在这沁河出山处,山水秀丽,景色秀美,更兼自秦以降,劳动人民拦河筑堰,引沁水灌溉农田,给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配以饱含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唐代以来,古人的慧眼就十分青睐这一沁水文化现象,全国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都世代来此游览,赏美景,醉山水,吟风咏月,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我检阅史料,在漫长岁月的淹没后,仍有40首吟诵沁口秋风、枋口、五龙口、广惠渠等水利工程的古代诗词,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枋口景区旅游的长盛不衰。姜正游枋口诗句“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应该是古人对枋口旅游的最佳描述。

秦渠枋口修建于秦代,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但正史上记载不多,最早的记载见于新唐书地理志,只在济源县名下,注明“有枋口堰”数字。而在古典诗词中,枋口这个地理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唐代大诗人韩愈的诗中。韩愈在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作《盆池五首·其一》:“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可见在此之前,韩愈就来枋口游览,在月下垂钓,那蛙鸣声声,彻夜不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代来枋口旅游的历史名流有韩愈、孟郊、白居易、王涯等。唐代济源县丞薛晏就陪同监察御史郑辕和一个叫崔全素的官员一同游枋口,且三人共同命题吟诗纪游。

宋代的文彦博,一生经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他两次游枋口,每次都写诗纪游。

金代文学家赵秉文骑马沿沁河峡谷到枋口,写下了《山行四绝》;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人生挫折后,在济源寓居期间,写了《水龙吟·中秋》词,他“寻常梦里,膏车盘谷,拿舟方口”,把枋口泛舟作为他最向往的事。还有元代文学家李俊民亦到过枋口。

明代怀庆知府朱期至、国子监司业薛所蕴、清代内阁中书康仪钧、怀庆知府沈荣昌、外地文人乔腾凤、汪价、萧濬、沈维材等都慕名而来。济源的官员董榕、萧应植、张世英、李元叔和绅士段振蛟、段景文、刘漪、何达善、李含章等更是借地利之便常来游赏。

这些都是有文字可考的旅游者,而许多络绎不绝的旅游者没有留下文字,或虽留下有文字,但早已淹没在历史烟云之中。白居易诗云:“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说的就是他来枋口游时,还遇到拄锡杖的僧人,垂钓的老者。说枋口在古时就游人如织也非空口无凭的。

打印本页 关闭

电话:0391-6610967 豫ICP备11007415号-1

图书馆微信

图书馆微博

您是第位访客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