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部门: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6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社语〔2025〕147号),我校3项项目获得立项,均为指导性计划项目,具体名单如下:
项日批准号 |
项日名称 |
主持人 |
学科 |
项目类型 |
2026-ZDIH-272 |
老龄化背景下北方城镇自建房适老化设计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王婷婷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2026-ZDIH-728 |
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
刘永青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青年项目 |
2026-ZDIH-760 |
伟大建党精神生成基础及育人进路的研究 |
周迎春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年度项目 |
2026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按照资助方式分为资助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导性计划项目由各高校按每项1万元进行经费资助。一般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为1-2年(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计算),研究期限内随时可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平台”申请结项。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
研究期满申请结项须达到如下要求:
指导性计划项目结项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其成果已经出版;
2.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公开学术刊物至少发表学术论文1篇;
3.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项目,一般要求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检测查重率低于30%。应用性研究须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和价值)。采纳证明单位包括高等学校(非项目承担单位,不含院系和校行政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厅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基础性研究须聘请3位同行专家进行鉴定,鉴定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至少有2位校外专家。
所有论文、著作均须在显著位置注明“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字样并附项目编号,未标注者不予承认。
项目依托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https://jyt.henan.gov.cn/sk/)进行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和验收结项。本通知下发后,项目负责人可在2025年12月31日前登录平台系统自行下载立项通知书。如有变更,请负责人及时完成项目管理系统内项目的中期变更,最终按时提交结项审核材料。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6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pdf
科技外事处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