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学院首页 > 学院公告

2024年经济管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学报告

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学院发展大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团结协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党建引领强根基,组织保障促发展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多种方式累计培训党员130人次,提高了党员政治站位。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成3个党支部换届,选优配强班子,培育1个党建特色品牌项目。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全年发展党员2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6名,党员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优异,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等。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召开专题会议2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次,书记讲廉政党课1次,廉政谈话常态化。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监督,严格执行党政联席制度,党务政务公开透明,学院无违规违纪行为,师生满意度高。

(四)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履行报告会审批制度,执行“三校三审”制度。每季度召开专题会,传达学校要求,分析易产生的问题和风险点。成立工作小组,细化方案,责任到人。加强阵地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教育督查。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机制,成功处置2起舆情事件,维护学院稳定。

(五)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落实安全责任制,召开安全会议6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8次,消除隐患2处。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8场,参与师生达1600余人次,学院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六)扎实做好统战工作,壮大学院发展力量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党外人士联系,听取意见建议,凝聚发展力量。协助党外人士申报课题专利6项,获批4项,提升学院影响力的同时,为党外人士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聚焦重点抓落实,全面推进促提升

(一)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高质量完成河南省双高建设任务,加强电商营销专业群转型建设,完成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撤销金融科技与物流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团队、教材等方面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新增省级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本,《跨境电商实务》等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积极建设,《艾草网店运用与数据分析》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财经类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4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技能竞赛获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二)师资队伍培养,增强教学实力

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结合,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31人次,下厂锻炼共计30人,人均63天,努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升级。引进博士1名。省级“双师型”教师认定人数达到22人。与河南河南新阳光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提升教师实践综合能力。

(三)校企合作深化,提高实践能力

紧扣济源经济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加强与郑州华强、郑州丹尼斯、人本集团、济源市狮猫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南好伙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集中安排实习学生数达到402人。与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持续推进数智营销产业学院建设,深入开展5次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推进会,3名老师参与产业学院师资培训,抖音集团委托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向学校捐赠20台电商直播一体机设备,助力电商营销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经管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在此基础上持续培育《“双主体三融合五递进”新商科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省级教研教改项目。

(四)招生就业并举,确保工作成效

学院和招生就业处协调配合,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各位招生负责人的积极努力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配合下,超额完成招生任务701人,完成率116.7%。就业工作中,为了提高2024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经管学院党总支认真开展拓岗访企促就业活动,先后走访了河南华森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河南汉文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河南龙兴钛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十余家,积极为学生拓展就业岗位,同时举办三场线上招聘会和一场线下双选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学院毕业生首次去向落实率90.69%,年终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21%,留济率30.35%。

(五)精细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国学达人”挑战赛、“家风家教,温情传递”主题征文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基础,搭建多元化平台,提升育人实效。严格把控学生外出审批请销假程序,加强对走读和校外学生的管理,对一些负面舆情及时进行干预引导,畅通信访渠道。坚持专事专议原则,由总支书记牵头,在学期初、期中、期末等关键节点,开展意识形态及安全稳定工作专项排查,认真落实高关怀学生“一生一策”制度,完成了93人的建档工作。加强对心理异常学生群体的关注,对24级心理普测中存在问题的115名重点高危学生逐人进行筛查及晤谈,组织开展了“晒晒我的小确幸”、“你的样子真好看”摄影大赛、“爱力师杯”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素质拓展活动。多措并举,确保学生工作运行稳定,全年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三、特色亮点展风采,服务社会显担当

(一)专业优势赋能,助力社会培训

经济管理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平台优势,深入践行“服务济源”的职责使命,不断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及参政资政力度,积极服务地方建设发展。

与河南中沃实业有限公司、济源市鸿润苗木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就业”复合型就业基地。举办中沃新媒体运营培训班,提升从业者综合素质,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期精心挑选30名学生以学徒身份参与培训,为企业储备线上营销人才,同时为河南中沃实业有限公司150余线下营销人员提供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与济源市商务局共同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3次,累计完成300人的培训任务。

2024年度累计完成培训项目13个,培训人次4276,完成率116%,其中技能培训4246人次,完成率622%;1+X培训项目3个,193人次;国家职业职业等级技能认定502人次;全年完成到账经费25.756万,实现了学院、企业与社会的多方共赢。

(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

依据企业需求,与河南杰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数字经济产业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解决企业难题,并反哺教学,迭代实践项目。与济源市天诚化工有限公司、郑州华强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横向合作协议,针对企业品牌定位和发展概况,提供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短期经营计划。完成到账经费35.078万元。

济源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与济源市金融学会、国家统计局济源调查队、济源市商务局、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分行等单位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有《河南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研究》《数字经济助力河南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策研究》《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绿色金融创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研究》等四项课题的研究成果被四家单位转化应用。

(三)专创融合探索,培养创新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根据新商科专业特性,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主导,将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积极探索“产、学、赛、创”于一体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与下冶艾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河南火烈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组建电商运营团队,课堂上学生真正使用企业平台账号进行实操,体验真实的岗位环境。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共同孵化创业项目,共同组建创业团队,推动课堂教学、项目运营与创新创业比赛有机融合。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全程跟踪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学校园区。培育“小核桃大作为”“壹小玖视觉”2个创业项目,“下冶艾—互联网时代艾草产业创新与引领者”获得省赛二等奖,并获得国赛三等奖。“小核桃大作为”获得省赛三等奖,“下冶艾——打造艾草展业链,为乡村振兴再添新引擎”获得省赛三等奖。

过往一年,成绩是认可,更是激励。展望前路,经济管理学院班子必将稳扎稳打,聚焦问题补短板,放大优势再登攀,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精,一步一个脚印踏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打印本页 关闭

学院地址: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东段 邮编:459000
Copyright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