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济源“两会”期间,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提出,要塑造文旅品牌,依托良好的文旅资源禀赋,深层次挖掘文物和景区的文化内涵,高水准谋划实施一批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引流式文旅融合项目,高质量推出一系列具有济源特色的文旅文创品牌,引流年轻化消费、顶流移动端传播,做好文体商旅深度融合大文章,着力打造品质一流、竞争力强的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目的地。
连日来,示范区广大文化和旅游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济源“两会”精神,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务实举措。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塑造文旅品牌,抓住用好重大机遇,把握时代大势、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分析研究现代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规律、新特点,大力提振文旅消费,开创济源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月的济源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王屋山间草木葱茏、莺啼燕舞。
在这最美时节,由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倾力打造的“2025王屋山旅游节”于4月9日盛大开幕,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游客的关注。本届旅游节以“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愚公故里 山水济源”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文旅体验,为游客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春日盛宴。这正是济源示范区深入学习贯彻济源“两会”精神、推动文旅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
“我们要以愚公移山精神为引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品牌。”济源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庆军表示,学习贯彻济源“两会”精神,关键在落实。济源文旅集团将以“愚公移山创新篇、四高四先做示范”为总领目标与要求,深度聚焦“1+4+N”工作格局,紧紧围绕“建设创新性场景、打造年轻化业态、强化引流式传播、塑造目的地品牌”四大核心任务,倾尽全力以高标准和一流的品质举办王屋山旅游节;凝心聚力,确保成功创建王屋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树立文旅标杆。
李庆军表示,文旅集团将从多维度深度围绕塑造文旅品牌发力,一方面将创新消费体验,精心打造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文旅融合项目与文旅文创精品,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新奇体验;另一方面,文旅集团将加速智慧景区建设进程,借科技之力赋能文旅发展,构建前沿数字文旅场景。此外,文旅集团还将在宣传推广上,通过主流媒体+自媒体双渠道推广,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发展,全方位提升济源文旅的传播力与美誉度。
王屋山旅游节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承留镇的乡村休闲旅游也焕发蓬勃生机。
依托原531工程铁路处建设的下一站咖啡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周末游客络绎不绝。咖啡馆门前铁轨上穿梭的观光小火车和轨道自行车,载满了欢声笑语的游客……昔日荒废的原531工程铁路处,如今已蜕变为乡村“会客厅”。
“每个乡村都蕴藏着独特的文化基因与自然禀赋,深入挖掘这些特色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文化符号,营造原生态的文旅融合体验,不仅能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更能塑造独具魅力的乡村文旅品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承留镇党委书记杜中联表示,下一步,承留镇将围绕塑造文旅品牌,深挖南山资源优势,借力大沟河片区入选省级和美乡村先导区的机遇,通过“三五”模式推进“花石组团”“铁路文创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更多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引流式文旅融合项目,高质量办好“乡村音乐会”“村BA”“村梨园”等文体活动,做好农文旅体康融合大文章,把承留建成乡村休闲旅游新高地。
济水之源文化旅游区·牡丹园里的牡丹花已进入最佳观赏期,赏花模式拉动了济源春季旅游消费;小浪底景区推出樱花、白玉兰、牡丹花“三大”春日名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赏花海;五龙口景区内,花间嬉戏的猕猴、与游客互动的西游仙魔团使得游客笑声不断……济源文旅品牌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我们将以济源‘两会’精神为指引,全力以赴塑造济源文旅品牌。”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牛东红表示,济源将围绕省委“四高四争先”工作部署,以“愚公移山创新篇、四高四先做示范”的发展目标重塑发展格局,建设创新性场景、打造年轻化业态、强化引流式传播、塑造目的地品牌,以文旅融合之笔,深情描绘“愚公故里·山水济源”的全域美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源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济源市人民政府网
打印本页 关闭